日期:2025-07-09 21:17:54 标签:
同样是靠一个角色吃老本,有人选择见好就收,有人却恨不得榨干最后一滴价值,这算不算一种“体面”上的高下立判?这事儿真没法一概而论,毕竟每个人追求不一样,活法自然也千差万别。
要说演员这行,最风光的莫过于角色深入人心,观众一看到你就喊角色名儿,那绝对是演技的最高认证。焦晃的康熙、林青霞的东方不败、六小龄童的孙悟空,哪个不是响当当的角色?但演完戏之后,有人选择和角色保持距离,爱惜羽毛,不搞过度消费;可偏偏有些人,好像一辈子就靠这一个角色吃饭了,恨不得把角色的剩余价值都给榨出来。
《新白娘子传奇》当年火成啥样就不用多说了,赵雅芝的白素贞和叶童的许仙,简直是童年回忆里的白月光。这些年,赵雅芝走到哪儿都被叫“白娘子”,可见这个角色有多么深入人心。说她是“不老女神”也没错,但总感觉她活在“白娘子”的滤镜里,一举一动都透着优雅范儿。
72岁的人了,还活跃在娱乐圈,甚至跑到直播间里“三二一,上链接”,这波操作,你说她是敬业还是过度消费情怀?可能有人觉得,毕竟大家对“白娘子”有好感,她赚这份钱也无可厚非。但也有人觉得,这有点晚节不保的意思。
今年是蛇年,春晚的时候,不少人就喊话想看“许仙和白娘子”合体。结果,春晚真把这俩人给请来了,虽然容貌不再年轻,但情怀这东西,有时候就是这么吃香。
更狠的还在后面,2024年直接搞起了《新白娘子传奇》回忆杀,把赵雅芝、叶童、陈美琪这些老主演都请出来,在杭州、南京等地开演唱会。演唱会上,俩老演员还得在台上重现当年的经典桥段,台下观众看得是心满意足,但演员心里咋想的,那就不好说了。
你想啊,都半截入土的人了,还得在台上卿卿我我,叶童还得一口一个“娘子”地叫着。虽然当年拍戏是工作,但戏外大家也就是普通同事,甚至连朋友都算不上。现在为了哄观众开心,一把年纪还得“撒糖”,搁谁身上也得有点膈应吧?
据说,叶童在一次演出中,面对主持人拱火,拒绝给赵雅芝画眉,但主持人还是硬往她手里塞眉笔。这场景,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尴尬。可能叶童是真的不想再消费“许仙”这个角色了,深夜发文宣布退出巡演,说要珍惜这份美好的回忆,不想过度消耗。
这决定肯定不是一时冲动,毕竟每场演出票价高达5000块,收入相当可观。但对于叶童来说,名利好像真没那么重要,她更看重自己的羽毛,不想把“许仙”这个角色给用烂了。
在这个“利益至上”的年代,叶童选择和角色切割,这操作,绝对算得上是激流勇退。虽然“许仙”这个角色太深入人心,但叶童还有很多其他代表作,她想把“许仙”的美好回忆留在观众心里。
叶童这一举动,无疑是打了老搭档赵雅芝的脸。这些年,赵雅芝一直在疯狂收割“白娘子”的红利,不管是直播还是演唱会,都在不停地消费这个角色,好像她自己也活在角色里出不来了。
从两个人的发展路线来看,叶童确实比赵雅芝清醒得多。当年演完许仙之后,她就开始转型,尝试各种不同的角色。前几年还参加了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,在节目里的表现也圈了不少粉,有人说在她身上看到了难得的少年感。
说起孙俪,也是个明白人。当年《甄嬛传》火成那样,十几年过去了,宫斗剧的地位依然无法撼动。但孙俪这些年,从来没有主动消费过“甄嬛”这个角色,很多时候都是被别人提起,她从未主动利用这个角色为自己谋利。一直都是兢兢业业地忙着新的角色,同剧组的演员为了流量,搞回忆杀上节目,孙俪都很少参加。
真正的好作品,就应该留在观众心里,而不是反复拿出来消费,这样才能一直被称为经典。叶童的戏路比赵雅芝宽得多,赵雅芝出道这么多年,大家记住的只有“白娘子”和“冯程程”,其他的角色都比较平淡。
如果赵雅芝也能像叶童一样,优雅地退场,把这份美好的回忆留给大家,慢慢老去,难道不好吗?
人各有志,选择不同,结果自然也不一样,只是这“体面”二字,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罢了。